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500字|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精选13篇

更新时间:2014-08-07 来源:征文稿 点击:

【www.d9bd.com--征文稿】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1)

  老家地处鱼米之乡湖泊一隅,像一座孤零零的小岛,巴掌大的庄子,全村有数百多口。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庄上大多数人捕鱼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捕来的鱼虾什么的必须起个大早划着小船到离家镇上十多外的集市去买,遇到风平浪静还好些,遇到狂风暴雨就只有叫苦连天的份儿。

  印象中,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姑妈儿子结婚,父亲和几个叔伯兄弟聚在一起商量,商量来商量去,因为去的人多,小木船容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分乘两条小木船,一条小船上各载五六个人,划船嘛,自然是大人的分内事,至于我们几个小屁孩则躺在船舱里睡大觉,毕竟已经是初冬了,即使盖上一条被子,也冷得瑟瑟发抖,何况船舱里有浓烈的鱼腥味,我们根本就睡不着,都在巴望着快点到姑妈家,这样,我们就能喜滋滋的早点吃上喜糖了,或者吃上一顿红烧肉。这时候,小木船就像负重的老牛,慢吞吞的前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呢,虽然离我们这里有二十多里,叔伯兄弟都在吃力地轮流划船,但因为行到半途,忽然刮起了一股狂风,风大浪急,阴云密布,行船的速度就更缓慢了。父亲担心老天会下雨,不住地皱了皱眉,而我们才不管这些呢,一遍又一遍地问父亲什么时候到姑妈家,父亲总是含含糊糊一遍又一遍地说,马上到了,马上到了。可我却依然看不到前方数百米有任何庄子。直到我们在船舱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道是谁说了声,到了到了。我这才睁开惺忪的眼睛,四周黑漆漆的,映入眼帘的庄子只有几户人家亮着灯,想必是姑妈家了,果不其然,上了岸,姑妈一家正在焦急地迎接我们呢。父亲和几个叔伯兄弟刚进屋落座,便累得不想动弹了。

  过了几年,我二姐出家,嫁到离家有三十多里外的庄子,那时候,父亲卖鱼有了几个钱,他一狠心,买来了一条大功率的挂桨机水泥船,只是柴油很紧张,即使凭票也不一定买得到。所以,买来的一条挂桨机船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开的,除非遇到风大浪急,划船划不动了,这才动用平时舍不得用的挂桨机船,可即使这样,父亲也心痛得不得了,一来一回,那得烧多少柴油啊。二姐出嫁的第二天,按当天风俗习惯,娘家人带上一家老小,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等等必须去女儿家回门。于是,有点喜上眉梢的父亲就开着挂桨机船带上一家老小还有叔伯兄弟等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那时候,农村里开挂桨机的船很少,父亲开着挂桨机船一路突突地开过去,在湖中劈波斩浪,着实给二姐挣足了面子。更有戏剧性的是,庄上有一户人家即将结婚,只是女方已经放出话来了,想带人可以,但是必须开着挂桨机带新娘。这下,男方家急坏了,到处打听附近有没有开挂桨机船的,听说父亲有挂桨机船,男方家喜出望外,便声明只要我父亲答应,其它的事情什么都好说。碰上这样的美事,父亲岂能轻易放过,于是,父亲索性来个狮子大开口,不仅柴油来回要男方家报销,而且还索要了一条香烟,以及五十元红包。

  如水的日子一晃,又过了好几年,湖中准备挑公路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说得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上一辈子的老人偶然听说在湖里要挑起一条长二十多外的公路,都纷纷摇头叹息,这世道,想从湖中挑出一条公路,这可比登天还难哟,更有老人夸口,说如果在湖中通上了公路,他的名字就倒过来写。也难怪老人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你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湖,土方从何而来,如果从湖底下挑土方上来,困难更是重重,首先,这么多的湖水往哪儿排,即使围坝排水,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排完呢,万一发生倒坝,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很快,传言得到证实,一股几十万人马带上粮草浩浩荡荡的在我们庄上驻扎,他们先是筑牢坝基,加固坝围,动用了上百条抽水机船日夜不停地往外排水,湖底的水还没排干净,就有无数民工赤脚下去把一担又一担的土方挑上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一条长二十里外的公路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终于从湖中腾空而起,结束了世世代代祖辈划船的历史。

  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年改革开放,现在的我开着私家车行驶在湖中一条又宽又笔直的水泥大道,到姑妈家十几分钟就到了,到姐姐家也莫不是如此。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2)

  又是一年改革时,将时针倒拨40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从此中国迎来了大放光彩的春天。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40年前中国开始追赶世界,20年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如今中国正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爷爷眼中的改革开放

  明月千里寄相思,又是一年秋忙季,却因工作的原因没能回去看望爷爷,此刻脑海里都是爷爷翘首期盼儿孙归来的场景,不禁泪眼婆娑……还记得那些关于爷爷小时候的故事,爷爷经常说那时候的太阳好大,那时候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说着一口至纯的乡音,割草拾柴,放牧夕归,耪地推粪,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庄稼,锄地;那时候运输都是肩挑背驮,那时候照明都是煤油灯;那时候做饭取暖都是烧柴;那时候每天清晨帮父母去河坝里挑水,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村子里家家住的都是土窑洞,一家7、8口人窝在一个小窑洞里一张炕、一口锅;那时候经常都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用盆罐接。

  而如今, 86岁的爷爷腰不弯眼不花,精神抖擞,时不时还会给我们来几句陕北民歌,爷爷说改革好啊,现在我不用种地、不用拾柴就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每月政府给钱、想吃肉、抽烟,出门就能买,每月都花不完呢,到医院看病还报销呢,党的政策好呀!

  续写辉煌,使命光荣:父亲眼中的改革开放。

  花开花谢、春去冬来,不知不觉中父亲已50有余,父亲说起小时候,总是嘴角上扬,那时候的故乡青山碧水、没有柏油马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那时候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米吃的很少,主要粮食就是土豆,买油用油票,领米用米票,多一个人多一份粮,父亲经常说你四叔出生后家里一贫如洗,你奶奶经常说等这次粮食领了就将你四叔送人……那时候没有电视报纸,每到夏天的傍晚,大家聚在一起听大广播,当年的夜幕下的哈尔滨》讲的多么多么动听,这是我们唯一的休闲娱乐,那时候的故乡清静祥和!那时候我们就知道,世界上从未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那时候我、你大伯、二叔、四叔我们全靠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脱土坯替代红砖,河坝挑水变自家门口凿井取水,我们16岁就外出务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时候的我们骑着自行车,吹着风,说着说着父亲不禁望向远方,时而微笑,时而停顿——我知道父亲更多的不是回忆昨天,而是面向明天!续写辉煌,使命光荣!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我眼中的改革开放。

  当90后“长江后浪推前浪”般推着我们前进时,爷爷口中的土墙、父亲口中的红砖墙早已变成了一次成型的水泥浇灌墙,二层小楼越来越多,一家一台大彩电,家中有了电影院、传呼机、小灵通已进入了我的童年,家家电灯通亮,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记忆中的门前窄土路早已变成了柏油马路。院里那口老井已被如今的自来水代替,儿时家中那辆125型摩托车满载着我的童年……每当过年时,孩子们放鞭炮、看烟花,有说有笑,亲人们再也不用外出务工,运输业、养殖业、林果业、服装店、饭馆、宾馆、凉皮店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我们的日子过的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风正扬帆:儿子眼中的改革开放。

  如今高铁、飞机、高速公路等东西连接,南北贯通,儿子还未出生,小轿车便开进了院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4G网已家喻户晓,如今和老公分居俩地的我们都建立起了微信群,随时拿起手机视频聊天,在虚拟的空间寄托相思。如今上学、买车买房去贷款,大学毕业自己干,明亮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世界商品整齐罗列在柜台里;城市的街巷里,快递小哥把堆积如山的快递分发到“海淘族”手中;旅行社的橱窗里,“出境游”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度假选择,此刻儿子躺在摇篮车里嗷嗷叫着,七大姑八大姨围着摇篮车逗着笑着。

  一个小家的改革历程折射了中国这个大家的进步与发展,爷爷的一生,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开放,在时代的洪流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的走来。沧海桑田,故乡的山也许还是那样苍翠,那里的树也许还是那样繁茂,不同的是那里的树木已不再是他们从前眼中的“柴火”,父亲记忆中的土路、外出务工早已离他而去,很难想象再过40年,中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的家人们又会经历着什么……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每个奋斗者此时此刻都感知到宏大时局跳动的脉搏,我们要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为我们祖国的明天,为我们小家的明天随时劈波斩浪!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3)

  远 航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当春天的故事再次在耳畔奏响

  当南飞的紫燕再次展开飞翔的翅膀

  当我们昂首走在新时代的征途

  当我们唱响十九大光辉灿烂的篇章

  我们品味着四十年改革的成果

  我们升华着四十年开放的思想

  我们回首四十年执著前行的步伐

  我们讴歌四十年创造出的巨大辉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在解冻的大地上荡漾

  曾几何时

  我们对改革的意义理解的那样浅薄

  曾几何时

  我们对开放的步伐畏惧的那样慌张

  道路该怎样设计规划

  目标该如何确定方向

  我们在摸索中趟过一条条溪流

  我们在探索中翻越一道道山岗

  我们在失败中执著前行啊,前行

  即使头破血流也要撞撞南墙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

  伟大的用胸襟阻挡长江的决堤之水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

  伟大的让灾后的汶川挺起坚强的脊梁

  我们的理想是伟大的

  伟大的让奥运的五环旗在华夏大地冉冉升起

  我们的宏图是伟大的

  伟大的让亿万民众携手共奔小康

  这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时代啊

  人民富足,国家昌盛

  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时代啊

  共享福祉,责任担当

  展开四十年的激情画卷你会看到

  改革开放的犁铧依然那么耀眼

  铺展四十年的秀美山川你会感到

  每前进一步都会有誓言掷地铿锵

  在蓝图的描绘中

  我们一次次飞向太空

  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宇宙瀚海

  在描绘的航线上

  我们一次次捍卫领土的完整

  用航母的汽笛见证我们的决心:寸土不让

  潜海,我们用蛟龙探索埋藏在深海的秘密

  望天,我们用天眼寻觅宇宙之外的友好邻邦

  大飞机开创了中国制造的展翅时代

  动车、高铁开启中国速度的铿锵篇章

  一带一路,是中国最诚挚的友谊长臂

  铁腕反腐,我们永远在路上

  文明乡村啊,如雨后春笋诠释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幸福指数啊,是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崇高理想

  四十年啊四十年

  在岁月的长河中它是那样短暂

  四十年啊四十年

  在人生的道路上它是那么漫长

  再过四十年,你会看到我们的山川更加秀美

  再过四十年,你会感悟现在的接力还是那么地恰当

  我们改变着雾霾笼罩的环境,让蓝天更加蔚蓝

  我们坚守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承诺,对不忘初心的信仰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4)

  40年前,从省城昆明回家乡大理的300多公里路程,紧走慢走都是要两天才能到达的。如果把时光推得更远一点,在上个世纪70年代,正常状态也要走三天——因为先要沿着通车不久的成昆铁路坐一段火车到广通(那时也叫敦仁)住宿一晚,然后再转乘客运汽车经过楚雄或南华再住一晚,到第三天傍晚才能到达大理州府下关。这还算路途顺利了。我十一二岁时的一个寒假,因当时我家所在的滇南地区发生地震,一大家子都挤在临时搭建的狭小的防震棚中生活,很不方便,于是父母亲商议后决定叫当时上五年级、可以算基本识文断字的我,带着不识字、连汉话都说得蹩嘴的外婆和刚刚吚呀学语的小妹回大理。从滇南开远到昆明搭乘的是父亲所在部队的军车,一路还顺利,在昆明转道就麻烦了,当时正值文革中期,整个社会都是乱糟糟的,不知何故,那时没有从昆明到下关的直达班车,必须要在昆明坐一程火车,然后在当时竣工不久的成昆铁路线上的广通(又名敦仁)火车站下车,再转乘班车才能到达下关。

  在昆明亲戚家由同路到昆的父亲把我们祖孙三人拜托给一位回大理探家的远房亲戚(我按辈份称他表叔),一路上帮助我们回大理。我们乘坐的是一列据说从东北地区淘汰过来的旧车皮,大概原来是跑短途的,连座位都不是横排而是直排靠在车厢两边的木制长条椅,硬梆梆的,不知是那时的路况糟糕,还是机车有问题,停车或急刹车时如果手未抓紧,车身颠簸得能把人颠飞起来,甚至会摔一大跤、翻一大跟斗。一路颠颠簸簸到达广通,从其他旅客口中得知:广通火车站离汽车站有一两公里远,下了车得一路小跑去买汽车票,还不一定能买到当天的票,可能还得去买下旅社票,在广通住下来等车。果然不出所料,等到我们祖孙三人带着行李到达广通小镇(即敦仁街)时,从朝前到达来排队买车票的表叔口中得知,只能买到两天后的票,要在这里住两晚,又得拿路条和证明(那时还没有身份证,出门要开路条和证明,才能在沿途出具后登记住宿)去买旅社票。无可奈何,只能随遇而安,我们只得在敦仁住下来。也许是当时的交通状况太糟糕,又正值年关,大概所有滇西方向的旅客都要在这里转车,敦仁街显得人满为患拥挤不堪,乱糟糟的。干什么都得排队,买车票、旅社票得排队,上饭店吃饭买票得排队、端菜端饭得排队,甚至洗漱、上厕所都得排队。而在敦仁,还不仅仅是排队,正如那时在旅客中自我解嘲似的牢骚所概括的:因排太长的队,站不住了得蹲着;吃饭时抢不着桌椅板凳,只有蹲着吃;住宿拥挤,一家几个挤一张床铺,睡觉都得蹲着。所以敦仁应该叫“蹲人”才名副其实。实际上,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班车又延期,我们在敦仁又多待了一天多,而后途经楚雄又住了一夜才折腾到下关。如此往事今天讲起,仿佛是笑谈,而在那个年代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40多年过去,我们国家的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滇西、尤其是大理一带也得到了极大改观,铁(火车)、公(高速公路)、机(飞机场)早已成事实,原来只能到达广通的火车早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修成延伸到大理的广大铁路驮载向苍洱之滨,并且又已经和即将向滇西北的丽江(大丽铁路)、香格里拉和滇西的瑞丽(大瑞铁路)、滇西南的临沧(大临铁路)拓展;安楚(安宁到楚雄)、楚大(楚雄到大理)高速公路早已建成而快捷畅达,并也已经和正在向滇西、滇西南、滇西北拓展延伸……记得改革开放20周年的1998年广大(广通至大理)铁路通车庆典时,我挤在迎接第一列火车驶入大理的人流中,差点没被挤下站台去,抢拍到了列车刚刚驶入大理火车站一瞬间的历史镜头,照片投到光明日报》不久后还被刊登了出来,我因此还获得当年大理州的外宣奖励。而今大理飞机场也早已建成通航,运载中外嘉宾游客的银燕翩翩穿梭翱翔,业已形成铁、公、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出行、旅游十分方便快捷,乘车由高速公路从昆明到下关、大理不用半天,几小时就能安全抵达,还可以当天往返。值得喜庆的是,今年7月1日,我们党成立97周年庆典之际,昆明经楚雄到大理的动车已经风驰电掣般正式驶入大理,每天有几十对动车对开,每趟只需短短1小时52分钟,标志着家乡大理已步入“高铁时代”。

  从两三天到两小时,当年垂垂老矣还与我们一道在坎坷旅途上颠簸折腾的外婆在天之灵如有知,一定会深感惊奇和不可思议,也一定会为我们今天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出行便利快捷,为改革开放给人民大众创造的一系列福祉和红利深感欣慰而含笑九泉了。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5)

  我是一名“80”后,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住房是每个家庭生活的一件大事,安居才能乐业。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而家离不开住房,因为有房才有家,无房不成家。房子是人们居家必需,有了房子,才能避风遮雨,涵养生息。

  从我记事起,3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随着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而再、再而三地搬迁,我的父亲是一名矿山工程技术人员。1982年,父亲分配到马拉格锡矿(现马矿公司)工作,1983年认识母亲并结婚,一年后增加了我这个新成员。我从小生长在矿山,我与矿山结下不解之缘。

  那是一叫小凹塘(当时的马矿选矿车间)的地方,也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家,虽然此地早已荒废,但那情景依然在我的脑海里。记得当年这里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大家都称“小香港”,当时这里有两幢楼房,还有二十几多排平房,我家就住在砖木结构、上盖石棉瓦的简易平房里,有时雨大的时候还会漏雨,厨房都是自家用木材建的,我很羡慕住在楼房里的人,当时的楼房是配套房,客厅、卧室、厨房都在一起。每天吃完晚饭我都要去楼房院坝里和小伙伴们玩,读小学时,每天都要走30多分钟的路程去大凹塘(马矿老区矿部)上学,有时看有车经过,就会抬手拦车,顺便搭乘顺风车,好心的师傅会带上一段路,心想要是能在大凹塘就好了,读书又近,玩的又多,到了二年级时,有的职工调到塘子凹新区工作,搬到了个旧,腾出了房子,我的居住环境就改变了,我家终于搬到了大凹塘的楼房里,一下子就变成了30平方米了。配套了,卧室里放下父母的床,我的床就放在客厅一角,家里还买下组合柜、沙发和一台长虹牌25寸彩色遥控电视机。我家三口人居住还算合适,总比过去住平房好得多了。读书的问题解决了,这里玩的又多,有电影院、游乐园、冷饮店、大商店、台球室、篮球场、棋牌室等等简直就像一个小城一样,游乐园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宝地。

  随着矿山工作,城市生活的节奏,有很多人都在个旧买了房子,身边的小伙伴都陆陆续续的转学到了个旧上学,曾经热闹的矿山也慢慢冷清了下来,就连当时中学也停办了。慢慢的开始羡慕住在个旧城里的人,当时能去一次个旧真的是太高兴了,每次去父母都要买很多东西回家,有时周末我也会和表弟一起去看望奶奶,回马矿时,总觉得车开得太快了,一下就到了,很想多坐一会儿,不想这么快就到家。心里想,我什么时候能和城里娃一样,在城里生活、学习。

  到了小学毕业时,父母为了考虑我读初中的问题,吃尽了苦头,他们立志要在个旧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父亲和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就买了单位上的集资建房两居室70多平米,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行,只能在亲戚的帮助下简单的装修了一下,但觉得比原来豪华奢侈了许多。壁柜、油烟机、铝合金窗子、吊灯……换了台飞利浦牌34寸彩色电视机,买了冰箱、洗衣机、VCD组合音响。这就是我梦想的住房,两个卧室,有卫生间,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还不用去公厕这么麻烦。日子过得很滋润,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全面展开,随着住房改革,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住房供给制,商品房也在众多开发商积极投资下火热地建了起来。在政府的规划指导和社会各界努力下,推行城镇化建设取得迅速发展,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成为了锡都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后来我继承父辈,来到了云锡工作,2008年我结婚,父母想重新装修一下,给我们办喜事用。但心里总想着一件事,什么时候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就在父母想重新装修之前,我和爱人就在七层楼买了一间二手的50平米的住房,有了属于我们的小家。2010年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女儿渐渐长大后,读小学又成了一个新问题,为了能给女儿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双方父母都拿出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给我们买了一套三室两厅10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那种明亮的窗户、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卧室、有书房的住宅。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家用电器、私家车一应俱全。追昔抚今,感慨万千,我想,我家住房由平房到楼房,由3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的变化,不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和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吗?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令人赞叹,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在了这个追梦的年代,并能将梦很快的转化为了现实,同时我有幸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人人都会有梦想,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但生在这个时代,我很自豪,是时代的发展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是梦想推动了时代的发展。透过住房的今昔对比,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梦”一定会实现,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6)

  改革开放四十年,通信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农村乡镇邮电所工作的30多年里,我是农村通信建设的参与者,经营者。亲眼目睹农村通信四十年由弱变强的风雨历程。

  1981年我高中毕业,当了一名乡邮递员。那时候一个乡邮电所只有一个人,工作是负责报刊、信件、包裹、汇款、电报的收寄与投递。邮电代办所与乡政府的办公室只一墙之隔,乡政府办公室在靠墙的窗口安装了一部摇把子电话。电话响了,我时常把电话接起后将话筒放在一边,然后去叫接电话的人。担负起了守电话的职责。一般一个电话要占线二三十分钟,打一个电话出去非常难,特别是长途电话要经总机层层转接。接电话的大多是乡干部,偶尔有外单位的负责人。一万多人的乡就一部摇把子电话与外界联系,电话没有普及,其他单位和农村的电话很少。邮电局被称为半军事化单位,对老百姓来说很神秘。乡政府距区公所30多里,山高沟深,路途遥远。一遇吹风下雨电话线铁丝就绞线或断线,造成电话不通。为保证通讯畅通,我就得冒雨去巡线。在接线过程中最怕突然来电话,摇把子电话电流虽不强,但麻一次足够后怕三天。在一次巡线中我触电摔成了重伤,那时通讯的落后让人刻骨铭心。

  20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乡集资开通了程控电话。全乡场镇和几个单位集资,共安装程控电话7部。摇把子摇身一变成了拨号的程控电话。我花一万多安装了一部公用电话,业余干起了守公话的营生。一根铁丝不需总机转接,就能听到远在千里之外亲人的声音。老百姓虽苦于装电话难、初装费高、移动电话用不起的困惑。但为了和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亲人通上话,话费贵点也心甘。使用电话的热情分外高涨,逢场天公用电话排班站队等电话的拥挤不退。几十里外的乡下预约时间接电话的络绎不绝。很多时候我会骑上摩托车去接群众来接电话。我看到电话的稀少和群众对座机电话的渴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农村电话由铁丝换成了光纤。乡场镇由7部电话发展到40多部,并逐步向农村发展。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和网络,电话就成了老百姓的精神依托。

  随着电信改革大幕的开启,邮电分营。寻呼与移动业务剥离、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曾经的加急电报、长途电话格子间、程控交换机,BB机、家庭座机,都随长江之水滚滚而去。通信行业市场竞争的烽火燃起,波澜壮阔的变革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老百姓放弃座机电话,开始迷恋上了手机这个无线通讯。街头巷尾的公用电话亭开始冷落和凋零。座机变成了手机,棒棒机变成了智能机。语音通话,变成了视频通话和网络聊天。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趋势中,通信业演变为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和铁塔。由卖话费变为卖流量。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信息时代日新月异,3G、4G、5G技术一路高歌猛进。农村装机不在难,过去是用户找经销商,现在是经销商送手机、送宽带、电视下乡找用户。农村宽带、电视、手机普及率达到95%,手机、宽带不要钱,几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手机和网络已成了村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的手机用户超过10亿,偏远农村的家庭中也接入了光纤。无线网络覆盖城乡的各个角落,QQ、微信、已成了老百姓的普遍聊天工具。借助无缝覆盖的无线网络,支付宝、微信、手机成了最便捷的支付和购物工具,也加速了电商和快递业的迅猛发展。通信企业已成为上市公司,开始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宣传、重品牌形象,重视服务。通讯将造福更多的老百姓。四十年来,乡村电话的发展变化与变迁,使我看见了祖国改革开放,国家由弱变强的心路历程。看见了通讯业的腾飞与崛起,看到了百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难忘那段守电话的岁月,我为生在这一伟大时代,作为通信人而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7)

  我是身在农村的70后,经历了从农村到城中村改造再到现在的大中型城市的历史巨变发展,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果和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记忆中童年时光住的是土砖房,用的是煤油灯,喝的是从泥塘里挑的水,走的是泥泞小道,物资供应紧张,大米、粮、油还要计划着使用,父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的农民。 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到热火朝天的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基础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用上了电灯,自来水,修起了马路,上学还骑上了自行车,物资也逐渐丰富起来,大米、粮、油也能自由购买,那时候收音机是家庭唯一的有声电器,也是了解国家政策和知晓外界世易时移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也给单调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和回味。 

  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历史的关键期,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楼房,家电一应俱全,汽车、大哥大这些高档消费品也在日渐普及,下海、下岗、大学扩招是那个年代的潮流,也是经济发展到90年代特定时代的符号,节假日实行长假政策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余钱去选择长假出游。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考验,取得了瞩目的成就,98年“抗洪救灾”、04年“抗击非典”、08年“抗震救灾”、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等,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社会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用坚定不移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的实力和担当。

  这40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见识和踏过了1998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惊涛骇浪,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也算是如孔子所说“博学之”了。总结过去,我们发现改革与开放、创新与发展就是我们40年建设发展历程中的金钥匙,就是绘就我们40年璀璨夺目画卷的神来之笔。面对未来,在“慎思之、明辨之”之后,我们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为最终让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让中华民族雄居、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笃行之”。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为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在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8)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提起改革开放,相信大家都脑海中都会想起这首歌——春天的故事》,和这首歌里所说的这位老人,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80后,我正是沐浴在改革开放阳光下茁壮成长的一代人,既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又是亲历者。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改革开放40年,不仅为中国带来经济腾飞,更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更加关注。作为非航空民品的兴达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航空工业武仪公司为了解决电镀含氰废水对东湖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组织由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文革前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强大项目团队,开始了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研制工作。197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公司由此成为国内最早研制生产次氯酸钠发生装置的厂家。1978年,该项技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转型变革中,公司将该项技术推广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处理领域,足迹遍布全国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和六个东南亚国家。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从此再出发。1993年,航空工业开始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合资合作,形成多元资本,启动“走出去”发展战略。非航空民品的规模化经营有了质的提高,民品开发人员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在集团公司有关政策的指导下,1993年9月30日,航空工业武仪公司与新加坡通达环保公司合资创办的武汉兴达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兴达公司”)。从此,兴达公司开始了军转民非航空产品生产研制工作——即大型次氯酸钠发生装置的系列化研发和成套电站制氯工程设备的专业化生产。公司创业伊始,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设备研制以及工程现场氛围均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努力地进行着。双鸭山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是兴达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该合同设备为1台500g/h次氯酸钠发生器,这台发生器采用的是石墨电极,该项目于1995年成功交付。由于合同设备及现场服务的质量精良,及时到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信誉,打开局面。1995年,经过激烈竞标,兴达公司获得了青岛发电厂扩建工程循环冷却水2×70kg/h电解海水制氯项目,是当时国产单台产率最大的电解海水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当时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调研海水水质及季节性变化、加药点及投加方式等设计原始条件;反复研究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案,对合同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新工艺新材料的采用均逐一攻关。在蔡天佑、杨庚民、吴国强等几位高工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发生器结构设计,总体工艺设计及电气自控设计。经过兴达生产工段的精心研制,国产首台产率最大的海水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在几间简易工棚里诞生了。经过多次测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完全符合GB-12176A级标准,满足合同及技术协议规定的各项指标。2×70kg/h电解海水制氯装置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兴达公司在大型制氯装置的研发能力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2年我进入航空工业武仪公司,2005年在兴达公司工作,亲历了兴达公司做为非航空民品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2005年到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6%。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火电市场领域已逐步趋向饱和,公司领导坚定的调整了经营策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实行产品专业化、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为全球电解制氯技术和成套工程装备一流制造商和服务商。在稳定传统市场,提升核电市场占有率,开辟石油石化市场等营销策略指导下,实行分区分级市场体系开发,调整扩充了市场人员队伍,逐步建立起全员营销的理念。特别是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公司开辟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公司瞄准国家大力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立了核电技术攻关专家组,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兴达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都能与国际市场一线产品进行竞争。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地与中核集团、国核技术集团、中广核集团进行技术交流,探讨核电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制定了以“中广核集团”为跳板,力争进入“中核集团”业务板块的市场方针。同年底,公司成功进入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行列,并于2015年初中标中核集团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K2K3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成果,被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誉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该项目合同额近2300万元,创下了兴达公司单笔合同额最大,制氯规模最大两项记录。

  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兴达公司成立25周年。公司已拥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精良的设备和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依托航空工业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LHB系列电解海水、LYB系列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发生装置及LZX系列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目前公司已拥有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20多年来,公司先后向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阿曼、菲律宾等二十多个国家提供了200多台套设备和服务,成为向国外电厂出口电解制氯设备最多的厂家。同时公司不仅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同步发展,而且实现了火电设备国产化到核电设备国产化的技术延伸。二十五年磨一剑,兴达公司正在释放创新制造的能力,兴达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团队、担当、改善、执着”的兴达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40年的改革征程,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坚信,把梦想付诸实践,才会离梦想更进一步。让我们行动起来,再接再厉,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继续奋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9)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中,是中国经济、社会及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作为一名80后,不知1978年那重要时刻,然而从书本和长辈们的讲述中,依稀可以感受到那激荡岁月,感受到人们改变的急切心情。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唯物主义、与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相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全国人们谋幸福的初心向一致。1978年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1978年再次出发的中国,开始缔造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1992年初春,新的改革瓶颈亟待破局。88岁的邓小平走向了南中国,以其巨大的政治气魄和宽阔的历史视野,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姓社”“姓资”的辩证解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高超提炼,推动改革再入历史新境。

  2018年,进入改革开放的40周年之际,在这40年中,西安市在改革浪潮中发生沧桑巨变。

  一、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人们生活富裕

  西安市作为西北五省的桥头堡,也是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先锋,承担东部、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对接的第一站。1978年,西安市全年GDP只有25亿元,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2001年,西安市GDP达646亿元,在这近20年的时间中,西安市的经济稳步发展。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是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17年西安市的GDP创造历史新高,达到7469.85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7000亿元大关,人均GDP达到84576元。

  二、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创业氛围浓厚

  西安作为千年古城,城墙是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何打破城墙思维,活跃发展经济是重点。2016年永康书记来到西安,“捡烟头行动”与“厕所革命”等行动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改变,从点滴做起,从细处做起,从实处做起,提出了“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回归初心,回归到为人们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初心,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在政府工作中越来越多的表现。

  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于2017年11月7日至8日在西安市举行,大会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引领未来,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作为全球性的会议,对于西安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陕西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安,国家先后赋予陕西和西安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试点示范工程,使得西安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改革探索,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2018年,第二届西商大会召开,是西安城向全国、全球西商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西商大会的召开,表明着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尊重企业家、企业为社会的贡献,企业家活跃市场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解决城市就业、发展方面的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安市的营商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全社会更加重视创新创业、尊重人才,社会创业热情高涨,西安市并开展了“西安市创业英雄”评选活动,对于在创业奋进的道路上发挥标杆作用,引领大西安创新创业新风尚人物进行表彰。

  三、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自信增强

  西安城,给予全国人们的印象是四四方方的城墙和横平竖直的马路,带有浓厚的历史印记,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西安市即保留了城市的印记,有焕发着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有历史文化浓厚的钟鼓楼、碑林等历史文化,又有以大雁塔为中心的曲江新区的建设;由以回民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又有高新区的繁华商业中心;有浑厚历史的城墙,又有创意咖啡街……

  在改革开发的40年中,西安市的城市交通也悄然发生变化,从骡马市的名字,也可依稀联想起骡马进城的画面,而如今,骡马早已不存在,伴随着现代高速的交通网络带给人们的便捷,地铁1#、2#、3#线的运营,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几条地铁,交织出一幅幸福的蓝图。特别是在过去的2年中,永康书记来到西安,打通断头路,西安市的断头路少了,人们出行方便了,堵心少了。

  在西安城市建设不断提升的时候,是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的大幅向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迈向一线城市行列。西安作为“一路一带”的重要城市、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全国人们的眼帘,走向世界舞台。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10)

  我喜欢香樟。在我的老家生长着香樟树,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也是很多,它们满山遍野,洒落在村落、河边、山顶上。我家门前也有两棵,一左一右,它们身躯茁壮挺拔,四季长青,远远看去,像一把大伞。尤其春天,新叶长出来的时候,整个树冠一层翠绿,在阳光照射散发出耀眼的光彩,甚是惹人喜爱。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尤其雨后,让人神清气爽。

  家门前那两棵香樟像是两位老者,见证我长大。生于80年代湖南农村的我,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听惯了毛主席、彭老总的革命故事,从小一颗红星爱党爱国。童年是丰富多彩的,砍柴烧火放牛摘野果、挑水浇菜插秧摸泥鳅、打草喂鱼放牛养小猪,什么都干过。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洗的发白的小花布衫,相比如今生活可算清苦,却也无忧无虑、乐在其中。尤其夏天,我们爬到香樟树上取鸟蛋,秋天把落叶扫成一堆生火烤红薯,甚是好玩。读书也是努力的,经常第一名,做过学生会主席,常发表国旗下的讲话,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而后上了大学。许是由于历经严寒酷暑考验,让我血液里流淌着“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基因,许是有香樟护佑,一路走来算是顺顺利利。

  大学毕业以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我一个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海滨小城,成了一名基层央行干部。通透的阳光,清甜的空气,满眼翠绿葱茏,不一样的亚热带风情,是我对北海最初的印象。宿舍是一个院子,就在中支大楼的隔壁,由几栋六层小楼组成,我被分到一栋靠路边不远二楼的西侧。安顿后,我欣喜地发现窗前居然有一棵高大挺拔的阔叶树。不就是我熟悉的香樟嘛,也是深灰色粗糙的树皮,粗壮有力的树干,规规矩矩地长到了三楼高,给我的小二楼阳台带来一大片阴凉,让我精神振奋,顿生出很多亲切感。

  初入央行,中支这个和谐共处的大家庭,对我这来自外乡的小姑娘生活上很是照顾,点点滴滴关怀备至,让我感到温暖和心安。我被分配到了组织人事部门。组织部讲规矩、讲程序、群众关注度高,都说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让我觉得有一种当然的敬畏感和神圣的使命感。我拿出在湖南乡下成长中养成不怕吃苦的性格和拼劲蛮劲,认真学习前辈们教给我的各项业务,写党建简报、填劳资报表、做干部培训,一桩桩、一项项都用心去学,做好笔记,丝毫不敢马虎,很快进入了角色,适应了岗位生活。更加养成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哪怕是起草一份文稿,拍摄一张图片,制作一块看板,这样平凡的小事,都用心去做,零瑕疵,无纰漏,追求完美。宿舍窗前的那棵香樟可以作证,作为中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成员,我帮助修改对照检查材料,五遍十遍,一丝不苟。撰写“一把手”的全面从严治党党课稿,用心搜索素材,仔细推敲字眼,从严从实,不折不扣。累了就停下来趴在窗口,闻一闻香樟的清新香气,气爽神清后再接着完成。工作也得到肯定,获得过“广州分行组织人事信息先进个人”,连续五年在上级行考核中拿到A等。

  幸运总是特别眷顾努力上进的人。2014年中支竞争上岗,我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中层干部,组织部副部长、团委书记。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像船行至新的水域,柳暗花明又一村,我铆足了劲想要不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迎接这全新的挑战。组织部是老活计,多年经验在身,可算心中有数。而团委书记,要引领、凝聚和服务青年,要独当一面,都说团委没钱没权没人,工作要怎么开展?那几年我如履薄冰,拿出满腔的热忱,全力做好青年工作,组织开展了快乐骑行、讲长征故事、青春悦读、海丝路定向越野等一系列创新活动,一池沉寂多年的死水像被注入山泉,又重新活跃起来,青年们乐于参加活动,团队进一步凝练。还组织成立了“北海市金融青年联合会”,举办了“金融情、中国梦、青春美”演讲比赛、“青春有约 缘来是你”联谊会等活动。十多年来,我们人民银行再次站到全市金融系统青年舞台中央,牵头成功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大型活动,市政府和上级行领导为我们真情点赞。我也突破了自己原本有点内敛、做多说少的性格,想方设法打开青年心扉,做他们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想点子、做方案,像得了强迫症似的,见着好活动,都想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积极跟上级部门领导汇报,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关部门沟通,胆子也大了,整天忙碌充实,天南海北,认识的老乡、朋友更多了,大都有相逢恨晚的感觉,更加找到了归属感,就像当初在北海发现宿舍窗前的香樟一样。那一年,中支发展大环境不好,各项业务考核结果直转急下,上级行却给了我们共青团工作一个宝贵的A。

  不知何时,吃苦耐劳成了组工干部的标签,加班加点多,照顾家庭少,点灯熬夜多,正常休息少是他们的常态。人民银行系统评选的各级“先进个人”多有组工干部,因过劳为工作献出宝贵生命的也不在少数。而我,可能由于从小生活在乡间山野,被自然熏陶的自由自在惯了,尽管重任在肩,却不喜搞长期疲劳战,不爱整天加班加点、行色匆忙,弄得精神紧张,身心疲惫。我努力学会向时间要效率,向协作要效率,也希望在工作中挖掘乐趣,视工作为事业,以阳光心态积极面对。“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工作之余,我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羽毛球、排球场上有我舒活筋骨的影像,健身房、篮球架下也有我奔跑跳跃的身姿,下乡采风、骑行、捉螃蟹我乐于参加。心情与天气俱佳的周末,就约三两伙伴去海边,看海天一色,鸥鹭成群,品人生五味,让人开怀释然。或者就静静地待在家里,趴在窗台,看小鸟在香樟树上叽叽喳喳,嬉戏游乐,再拨个电话回家,报平安、话家常,亦是快然自足!松开紧锁的眉头,亮出雪藏的才艺,抖擞萎靡的精神。这些年来,虽年岁渐长,身形已不似刚入行时候那般健美,却筋骨强健,可算活力四射,工作效率或许更高了。很欣赏清华大学的那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就像那我喜欢的香樟一样,也是不紧不慢的生长,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多有能活几百年上千年的,如此实则给人类、给社会带来了更长久的福泽。

  那一天,往日宁静的宿舍小院里,开进来一队婚车,不算豪华却也经过了装扮,头车正好停在了窗前的香樟树下。领头的青年小伙也是一名央行干部,而我,正是他的新娘。同在基层央行革命工作中结下的友谊升华为爱情,最终修成了正果。从那天起,我又多了一重身份,既是央行干部,又是央行家属。也是从那天起,我不舍地搬出了住了七年的宿舍小院。而后的日子井然有序,我们一同上下班、一起参加中支活动,又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身份多一重工作起来当然也是更卖力了。而后一年,小孩出生,经常爱人来单位加班、写课题,我就带着宝宝去旁边的旧宿舍小院等他,带着娃娃去看看我的香樟树,跟他讲我一路走来的经历,讲我们的掏鸟蛋、烤红薯、捉泥鳅的故事。那香樟像是生长的愈发茂盛了,都快跃过三楼伸到四楼去,球形的树冠,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苍劲有力。

  今年,是大庆之年,是央行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大家纷纷撰文写下自己的央行故事,写下眼中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恩时代。而我深知正是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候,才有了我的央行故事,才成就了今天乐观向上的我。因为改革开放,活跃了经济,让我的童年得以天真烂漫、不为生活所累,让我可以让我在求学成长的过程中得以顺遂心愿,助我形成了健康的人格。因为改革开放,营造了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我有机会走出祖辈定居的延绵大山,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学到了安身立命的本事和学做事做人的规矩;让我就算单枪匹马、驰骋千里,也能在原本陌生的八桂大地生根发芽,自得其乐。因为改革开放,激荡了风云,让我更多些奋发向上的豪气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得以在工作中处处找到舞台,肆意挥洒汗水,实现个人价值。也更因为有了这一切,才让我有心去发现那香樟的美,有情去追寻与那香樟的缘。

  人生是由许多驿站连接而成的,每一站都独一无二的宝贵经历。庆幸有了改革开放,仿佛感受到每一个生于80年代的人,口中说出“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时那满脸的自豪。庆幸命运把我带到了基层央行,让我生根发芽,找到归属;也庆幸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一名青年工作者,让我不断积累沉淀,成长成熟;更加感恩一路走来有香樟相伴,让我无论走多远却从不孤单。我想我要像那香樟一样,怀着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央行事业的热爱,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继续努力向上生长,吐露沁人芬芳,再续我的香樟情缘。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11)

  1978年的春天,邓小平爷爷一挥巨手,在深圳画了一个圈,种下改革开放试验田。从此,春潮涌动,春风吹遍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共和国的版图—“雄鸡”,似一只涅槃的凤凰,昂首高唱;似一只展翅的鲲鹏,万里翱翔。华夏崛起,前进在复兴路上;开拓创新,如火如荼,演绎着不朽的神奇与荣光!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基础工程,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人民满意是最高目标,要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核心在于建设教育强国,在于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成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引领。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素质教育是我国40年来教育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国民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邓小平爷爷说:“中国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带动了全国上下的变迁,对于教育来说,也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90后的我来说,我虽没有经历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也没有亲自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我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不断强大,不断完善,不仅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对老师来说也是受益巨大。2017年8月份,我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总觉得是那么幸运,因为我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而且还是无锡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上世纪末,中国教育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标志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蕴涵了更多的温情,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新课改确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孩子们在上课时,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老师授课内容更讲究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热望。老教师一再告诫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像他们以往的样子对待教学工作,要更细心、更用心,发展自己的事业。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时,学校领导一再强调,要我们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提升各方面能力。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感觉压力很大,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新的挑战,这是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不能只凭借一点专业知识稳坐钓鱼台,也不能只靠满腔热情冲锋陷阵。教师要动脑筋研究课本,研究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放低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发展。希望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无用之人。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教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方便的电脑用具,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资料应有尽有。 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教室。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工资的增长 ,带动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前“臭老九”的称号一去不复返了,老师们开始大踏步奔向教育的未来。从以前的几十块,到现在的几千工资之外还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劳保的保障,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的工资也不断上涨了。如今教师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了。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而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无锡教育事业在这40年中沧桑巨变、旧貌新颜。我,作为无锡教育人,定将“美好教育”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为了“美好教育”成为无锡市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美好教育”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不忘教育初心,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12)

  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他不到二十岁就当学徒,充实农闲时光。从拉下锯、凿卯,到斧头、刨子样样拿得起,几个冬天的努力,父亲终于学得了他毕生赖以生存的手艺。

  改革开放前夕,生产队里已允许家庭户搞副业。父亲便和邻家叔叔一起做大立橱,拉到索镇、临淄、孤岛等集市上去卖。因为路远,有时晚饭后便动身,“大金鹿”自行车拉着地排车,地排车上装载着大立橱,星夜赶路,黎明才到达集市。整个上午,父亲都站在太阳底下,等待买家褒贬评判,直到卖掉才踏上返乡的路。那时,父亲按生产队的规定交钱买工分,每天上交一块钱买十分。在父亲眼里,起早贪黑的忙活,除了上交的,每天能赚三毛两毛的,够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开支就很知足。

  一九八二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到了博兴县寨郝公社柳童大队,所有生产小队全部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单干”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解放了农民的手脚。各人靠力气和本事吃饭,多劳多得,全村呈现出一派摩拳擦掌大干一番“事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户丰收的粮食吃不完,可自愿卖掉一部分;丰收的棉花留下自家当年用的,其余的卖给油棉厂,换钱、换棉籽油。有些农户,妇女在家种地,男人外出从事建筑行业,当瓦匠或当小工,一年来,除了地里的收入,还有其他渠道更丰厚的收入。我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再也不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沉默了几辈子的古铜色的脸终于绽开了笑颜,胡茬里裂开嘴角,弹一下“过滤嘴”,胸有成竹地攀谈下一步的打算。

  我的父亲当时三十出头,正年轻力盛,在农村经济搞活的大背景下,他的木工手艺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农民手里有钱了,便盘算着改善生活环境。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坯屋又破又窄,屋里光线又暗,先盖五间红砖瓦房宽敞一下。房子宽敞了,心里也亮堂。父亲是个出色的木匠,专门给人家做房梁、做门窗。常常是这家的还没做完,那家已经排号等待。我村的,邻村的,找父亲做活的主家很多,父亲忙不过来,常常约上伙伴一起去给人家做。连约上伙伴也忙不过来时,父亲就和主家协商,调剂给其他木工去做。父亲为人和善、真诚,对人从不说一句谎话。父亲善于动脑,干活仔细,同等情况下,他设计房梁会因材而用,省料且坚固,他安装的门窗更合适,不漏风,不倾斜,不晃悠,且美观大方。那十几年父亲的电刨子和电动打卯机不停地转啊转,转动着春风和日月,转动着农家人日渐匆匆的脚步和越来越红火的光景。

  农民有了钱,除了盖新房,也想添置几件家具。方桌和圆头椅子替换了老抽头和老式椅子,小饭桌替换了原来的水泥板。那年月,许多农家吃饭时没有饭桌,通常是用砖头摞成个半高不矮的台子,台子上面平放一块水泥板当饭桌。很多农户还兴高采烈地增添了碗橱,把盘啊,碗啊,这些一日三餐必须的用具都整齐地放到干净的橱子里,忙完了地里忙家里的女人们笑了,抓起肩头的毛巾擦一把手,即使不到吃饭的时候也会打开碗橱门往里边瞅一瞅。挤挤攘攘的孩子们涌过来,女人们的训斥也少了许多,由惯常的破口骂改为笑着摸摸孩子们的头。这些庄户人家的日常用具,父亲都做过多年。

  时光的列车隆隆地驶进九十年代,父亲的工作重点转向联邦椅等新式家具。我家的作坊里、院子里热火朝天。下料的、抹腻子的、磨光的、喷漆的、做沙发垫子的……无论是高薪聘请的师傅,还是雇佣的邻家嫂子、亲戚朋友,大伙各自忙着手头的活儿,热闹非凡,喜笑颜开。母亲给大家沏好了茶,照应着。父亲主内又主外,脚不沾地。经典款式、“大扶手”……做成一批又一批,看着端庄大方、锃光发亮的新式沙发,父亲常常默默地抿着嘴笑。产品做好了,得尽可能及时销售出去,要不然会占很大本钱。老实巴交的父亲坐上公共汽车到周边地市去考察市场,在惠民、胶东、河北沧州等地都设了代销点。我家制作的联邦椅结实耐用,做工精细,样式好看,从农村到城市颇受欢迎。

  与此同时,我家还定做其他类型的结婚家具。我结婚时的家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六扇门的大衣橱庄重而且空间大。矮柜排在新房的客厅里,甚是壮观,雅致。带抽屉的,不带抽屉的;玻璃门的放茶具;五角形状的摆在靠窗的角落里,上边摆放电视;扇形的摆在边上,摆放观赏性的工艺品、摆台等。我特别喜欢梳妆台,下边是一张精巧的三抽桌,上边是一个雅致的造型——两片叶子托着中间的圆形大镜子。我每天早晨坐在梳妆台前,内心都涌起一股被父爱关照的自豪和幸福。我的同龄姐妹们到我家玩,对我这些陪嫁多有溢美之词。时过境迁,我几次搬家,很多家具都换掉了,但梳妆台和几组矮柜我仍保留着,三合板“双包”的做法很环保,更重要的是这些已然过了时的旧家具浓缩着父亲的汗水、智慧和爱,于我,这些都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怡悦与满足。

  而今,随着博兴县兴福镇厨房设备产业的大力发展,“木包装”大量需求。父亲做“木包装”已有几个年头。把一根根粗重的木头运到三十里外的木料加工厂,先分解成一定厚度的木板,再把木板运回家,用自家的电锯切割成客户规定的宽度和长度,最后分类捆好,把这些如列队的士兵一般整齐的包装材料交到客户手中。

  父亲干了一辈子木匠,连吃饭拿起筷子都会眯起一只眼,瞅瞅筷子直不直,这是早已渗透到他生命里去的职业习惯。

  他现已年近七十,体格依然健壮,干劲不减。父亲常说,这日子好到天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喝牛奶吃面包,不都实现了吗?就连我摆弄的木头也赶上了好政策。

  一月月一年年,我从一个五六岁的黄毛丫头长大成人,如今已是不惑年纪,还多少有几分知识分子气息。在父亲的目光里一天天走来,我深谙父亲作为木匠的艰辛与快乐。每一块木料在父亲眼中都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孩子,未来和社会价值都不可估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父亲的生存观念在不断改变,木料的用途在不断改变,价值也随之改变,越变我们农民的日子越宽裕,心情越舒畅。始终不变的是父亲对每一截木头的真情和对生活的希望。是啊!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谁没有沐浴党的好政策的深恩呢!


改革开放四十年精选优秀征文(13)

  春日阳光照得人懒洋洋的,倚在宽大的大理石窗台上,一杯清茶,一本老书,心也一下子躁动了起来,家的感觉真好!对于我来说,家总有种无法形容的亲切感,纵使它历经多年变迁,但每一时段我仍记忆犹新、恍若昨日。

  爸爸是1976年参军到陕西韩城,1978年跟随建设大军来到古交,1983年兵转工成为西山矿务局第一工程处一名建设工人,1991年东曲矿成立,爸爸又成了一名煤矿工人。记得那时候还在建矿初期,条件非常艰苦。当时我家就住在东曲矿福利楼后的边山排洪沟小平房里,屋顶是用油毛毡铺垫成的,屋内的墙壁都是用报纸糊起来的,房屋底下就是排洪渠,不能开窗通风,夏季闷热,数九寒天,小风“飕飕”地穿过门缝,即便在家中生了煤炉,也会觉得特别寒冷。夏天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大盆小盆全用上,叮叮当当不绝于耳。等雨下完后爸爸就开始修补房顶,用找来的油毛毡把漏的最严重的地方遮挡起来,但即便是这样遇到下雨的天气,屋顶照样还是漏,虽然这样的生活陪伴我渡过了近7年,但淳朴的邻里之情和孩提时的“撒野疯狂”,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仍留下美好的回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我快上小学了。记得那时,班里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都已经住上楼房了,并且还通了闭路,所以一到礼拜天我们一窝蜂地挤到同学家看连放3集的西游记》,坐在那眼睛眨都不眨,生怕漏掉哪个重要情节,无法和小伙伴们“侃大山”。呵呵!现在想起了还是蛮有意思的,那时对于宽敞明亮的家,只是幻想,从未敢奢望。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上初中时候,我家正好赶上了单位福利分房。于是也如愿地搬进楼房,明亮的新家,有凉台,有充足的阳光。虽然没有装修,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但仍是感觉和天堂一样。躺在大床上舒服地感叹:终于可以不用排队挑水了;终于可以不用和邻居使用一个厕所了;终于........。由于单位效益不错再加上妈妈的“计划经济”,家里又多了彩色电视、沙发,录音机,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2002年,我和弟弟毕业后先后都分回了东曲矿工作。家里的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家里又相继添置了冰箱等家用电器,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我家装上程控电话了!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已经奔小康了。2007年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搬进了装潢一新的两居室,爸妈也把住了近十年的家进行了装修。2012年弟弟结婚,爸妈把弟弟的婚房装潢的非常时尚,厨房是开放式的,床是地塌式的,卧室里居然还隔出了一间衣帽间。这要是放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住的地方都不够,还隔什么衣帽间。现在人们的生活的确是不一样了,大家的生活都殷实了,生活品位也逐渐提高了。和我家这种情况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把原来的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把原来的简装房换成了精装房,很多家都购买上了汽车,就连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只有在大城市和公园能看到和享受到的,如今已呈现在小区内:健身器材,绿树成荫,草坪如毯。凉爽的夏夜,汾河公园里、职工食堂大院前,人们激情地跳着广场舞,欢悦的节拍配合着“慢三”舒缓愉悦的旋律,大家跳去了一天的烦恼,跳出了喜悦与健康。几十年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小家也“地覆天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普通职工的在工作之余,也尽享生活的甜蜜与充实。 每到周末,三五好友结伴旅行;每逢过节,家家欢声,户户笑语,处处都充满着其乐融融。

  家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闲暇时,或在家上网,或到商场购物,或到汾河公园散步,或到影院观影,不知不觉,夕阳西下,美丽的彩霞将天空点缀的更加绚丽多姿。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滚动,我们的生活也必像春日里的阳光一样温暖、明媚。

本文来源:http://www.d9bd.com/gerenwendang/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