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汇编5篇

更新时间:2024-01-25 来源:读后感 点击:

【www.d9bd.com--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安的荔枝读后感汇编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故事梗概如下:天宝十四年,长安城九品下小吏李善德接到一个任务:在贵妃诞辰之日,将荔枝从岭南送到。在当时运输条件和物品保存方法限制之下,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怜的李善德,五十多岁终于在京城借贷买了自己德房子,但却面临完不成任务被砍头的危机。李善德在好友的鼓励之下踏上了前往岭南之路,在荔枝园主阿僮和胡商苏谅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将荔枝带到了长安城。讽刺的是,正是将这不可能之事做成,荔枝运输成为每年的常例,为此各地驿站背负更大的负担,李善德因直言反驳王爷被流放岭南,最后因流放躲过安史之乱。

读完这本书,想法如下。一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只是荔枝来”背后无数人为之所承担的重负。一颗荔枝在唐时运往长安,需几十骑同时运输,日夜不停;需截茎以保持荔枝长时间新鲜,一颗荔枝就是一颗荔枝树;需无数驿站为之免费服务,提供住宿及粮草。二是小镇做题家李善德勤勤恳恳一辈子直至五十岁才攒够房子的首付,却在做荔枝转运使这件差事中被放贷之人示好免去了所有香积贷,不禁令人感慨,也是对当下社会的讽刺。

第二篇: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长安的荔枝》作者马伯庸,这本小说是今年的大热门,听说正在筹拍成影视剧。也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小说。情节紧凑,可读性强,很抓人,我这没耐心读小说的人也一边做饭一边看,手不释卷。整本书围绕着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铺开故事。作者从一个承办荔枝的小官吏李善德的视角去审视史书上的这件大事,故事中见人情世故,看世间冷暖、人性险恶。

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头一道命令,下面的人就要忙的死去活来。一棵荔枝树要长20年,京城贵人们为了一口鲜,20年的果树要砍枝掘根毁于一旦,多少骑手奔波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船桨橹折断,多少人为之丧命,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一切,起于贵妃的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

看完书就会觉得官场险恶,坏人是真的坏,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表里如一的恶人还好对付,更难对付的是口蜜腹剑的恶人,最难对付的是不拿人当人看的人。鱼朝恩后面有杨国忠,杨国忠后面还有高力士,真是一人更比一人高,一人更比一人黑。弱肉强食,比动物还要凶狠。那种环境,好人也得变成石头,谁有良心谁心软谁就是被牺牲掉的那一个。李善德发现了这一点,他发现自己不是那样的人,他也做不了那样的人,所以荔枝都拼着老命运到了,就等加官晋爵了,也不惜得罪贵人,冒着砍头风险,宁可被流放岭南,远离长安,当一个普通的果农,至少活得轻松,不违背自己的人性。没有能力改变社会,至少可以不让自己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故事的最后,李善德还托人写信捎给苏谅,希望能解释清这件事其中的缘由,但是我觉得真是多此一举。李善德到最后也没看透他和苏谅的关系,就是一场交易。苏一开始就给他说过,商人看利重于情和义,当李善德当不了荔枝使也就无法给苏带来利益的时候,解释与不解释其实已经没有区别,别的不说,苏临走的时候把运送荔枝必不可少的双层瓮全部带走,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是要置李善德于死地。和只讲利不讲情的人谈感情,李善德还是局限于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太自以为是了。

看完了书,对唐朝人的三观很好奇,毕竟是圣人皇上都能带头“扒灰”的时代,民间更不知道要“开放”成什么样,从唐朝女子袒胸露背的穿着也可窥豹一斑,用现代人的三观去理解那个年代的民风也不合时宜。作者估计也是为了应这个景儿,书中用一种奇怪的记账方式描写某种“极限运动”,整大段文字不露一个关键字却描写的入木三分、形神具备,真是才思敏捷,文笔通达!

书中妙言警句直指人心,细品琢磨其中深意。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强者是定规矩的人。)

*有一种精神让人冲破这一切阻滞,那就是豁出命去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东西,它带来闯劲,也让我们不至于最终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轻则抑郁重则生不如死。)

*长安商家有一种账目叫“沉舟莫救”,舟已见沉,不如及早收手,尚能止损。(要大局观,舍不得以前的投资不能及时收手,最后的结局肯定是损失更大。)

*即已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的希望。(零和博弈,要么全输要么全赢,这种情况下定要头脑清晰孤注一掷。)

*早听说百越民风彪悍,生翅者不食幞头,带腿者不食案几,余无不可入口。虽有夸张,确实有本可据。(四条腿的不吃桌子,带翅膀的不吃帽子。)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抱着死也要死个明白的心,说不定还能为自己搏出一条生路。)

*谈话最要紧,不要被别人带了节奏。李善德牢记老胡商的教诲,不管对方问什么,只管说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被别人带节奏就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辩论最要紧的反而不是辩论而是死守自己的主题,有可能的情况下偷梁换柱换掉对方主题即攻击他的论证)

*这话说的简直比山贼土匪还赤裸凶恶。李善德站在原地,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有一股畅快通达之气,自丹田而起,流经全身,贯通任督,直冲颅顶。原来做个恶官悍吏效果竟堪比修道,简直可以当场飞升。(敢于表达自己,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且不在乎对方回不回复、如何回复。活成一尊自信的小神。)

*做生意赌的便是先机,若等实验成了再来报效,哪里还有机会?(创业成功靠的是概率,即使你都做对了也只有百分之五的成功率,剩下的就靠运气了。你也可以把运气理解成概率,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冲概率,提高自己的创业成功率。1是抓住时代机会2是正确的事情重复做3是股权构架决策层要合理4是完善管理体系。苏谅是看准了1和2所以打算投资李善德。)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想要创业成功基础思想是共赢和感恩。合作共赢的博弈论和自私自利的囚徒困境,这是必须懂的。)

*他奔忙一场,那些人若心存歹意,他可死无葬身之地,若尚念一份人情,抬手也便救了。一条人命,生死与否,皆操与那些上位者,自己可是没半点掌握,真如柳絮浮萍。这种极端荒谬的感觉,让他忍不住生出比奔走一路更深的疲惫。(从数学思维的角度理解这件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发展就像无理数π,复杂、没有规律、不可控。面对这种事情接受就好,就像迈克辛格的《臣服实验》,接受事实,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沮丧、失望、痛苦这些多余的情绪只能浪费能量。)

第三篇: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观长安的李善德,就像看到自己。

李善德在长安混一个九品小官,混了十八年,才好不容易贷款买了一处偏僻的房子,当上了房奴,本以为下半辈子安安稳稳继续摸鱼还贷,却不想,圣人一拍脑门要吃“鲜荔枝”,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办不成的差事,谁也不想找死,于是这个锅就让请假的李善德接了,像不像职场中的你我,开会的时候分任务,最难的活儿谁也不想干,于是谁不在给谁干。看到这里,我感觉作者是很懂职场的。

在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吃到空运而来的鲜荔枝,但是在古代,没有保鲜技术和飞机,如何能让圣人吃到鲜荔枝呢?给圣人干活儿,没干好,可是要死人的。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李善德将任务一项项拆分,用实践经验来测试荔枝到底能运到哪里,到底能保鲜多久,十一天,实验的结果是十一天,他一个微不足道荔枝使能调动的力量有限,如果能调用整个朝廷的资源,用最快最好的马、用冰块、竹筒等保鲜,十一天保管能将荔枝送到长安。这道送命题,想不到李善德竟然解出来了。你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不,你解出来了,反而让一部分人不高兴了,他们都等着你死,但是你却活了,李善德,你太能了,就显得他们无能了,于是职场黑暗就来了,派杀手的、抢功劳的,而此时出现了一个“冯元一”,两次在绝处给了李善德逢生的机会,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总能恰到好处的拯救李善德呢?最后的大揭秘,原来他是圣人身边的高力士,在权力中心的人物,这整场戏,也许都是他一手策划,这就像他的一盘棋,李善德是一枚很好的棋子。

在职场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老板实现利益的棋子,棋子应该时刻关注自己能给老板带来的价值,因为一旦失去价值,你就会变成弃子了。自从疫情以来,年年大厂裁员风波,我们看到的大厂裁员,至少他们还拿着丰厚的裁员补贴,数不清的小公司裁员,我们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那些员工也许连正常工资都没拿到。有人不甘、有人控诉,但是情绪的宣泄和法律维权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下一个饭碗在哪里?还是靠自己去争取。自己的生活,从来不能依靠老板的良心和感情,毕竟,职场不适合谈感情,合同是纯粹的利益关系。

长安的李善德,为了完成工作,他失去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阿僮和苏谅,这两个人物,是城人看不起的桐人和胡人,但是他们却在李善德最无助、最人微言轻的时候提供了帮助,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李善德拼尽生命、失去一切完成了“鲜荔枝”这项艰难工作,但是他却不快乐,他的良心让他没办法接受这项荣耀从此飞黄腾达,于是,他像一个热血少年那样,大声说出了心里话,那些愤怒、不平,毁掉了他的职场和前程,甚至有可能会毁掉他的生命,但是他不在乎了,因为他是一个人,他不是机器。一个人活在这世间,不是为官场、为权利、为金钱而活,他为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家人朋友。

我想,像李善德这样的人,是注定无法飞黄腾达的,他太懵懂无知,看不透官场的利益牵扯,他也不够狠心,舍不得患难友情。他就像无数个你我一样,拼尽全力,也只能碌碌无为。但我想,在岭南种荔枝的他,是幸福快乐的,有夫人女儿相伴,等荔枝都种好发芽了,阿僮一定会原谅他的,到那时,他们还能一起饮酒,那封信,苏谅一定会收到的,这一世,应该能化解仇恨恢复友情吧。

第四篇: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本书讲的是一个处于唐代李隆基在奢靡时期发生的故事,贵妃想吃荔枝,皇帝为讨其欢心一句圣旨专派使节俗称荔枝使从长安前往几万公里外的岭南为其采购鲜荔枝于贵妃诞辰日献给她来吃。皇宫山珍海味进贡的物品又多,小小的荔枝算什么,不过重点在“鲜”这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荔枝常识中最多保鲜三四天,贵妃想吃的荔枝也就只有岭南产,如何横跨这几万的山山水水在极其有限的时限内送到便是个天大的难题。所以烫手的山芋没人敢接,因为就是一个“死路“,不能不完成上级命令,这个坑死差使便落在了一个起初不知情也被上级坑了一道的老实巴交、官位极低的中年公务员李德善手中。他从起初的感恩戴德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到后来认清真相后后事都想尽快安排的情况下,所幸遇到了老友帮忙出谋划策于绝境处鼓励了一把,便开始了他的探索运荔枝的故事。结果呢,险象环生,为了他舒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个“成功”的代价。感怀,结果已经不算什么了,这个过程,可真是打磨人、锤炼人、折磨人啊,经历也同时给予人正反两面的反馈,收获和失去。只得感慨一声,人生呐,可真是想不到会发生什么。

文中太多精彩的地方,还是记录下最让人触动的地方吧。

1、“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李德善万水千山终于来到了岭南,也就是广州,在种满荔枝的地方结识了当地最好的种植荔枝的人家阿僮姑娘。阿僮姑娘感受到这个公务员不像一般的“城人”那么霸道横恣,而是平等、温和的,便愿意与他来往。还告诉他三月红和催熟之术,李德善却总是忧心忡忡,告诉她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花那么多钱在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上。阿僮不解,李德善便道出了这么坚毅感的话语。

这是即使是明白结果如此,会失败,但是也不想放弃,像是死也要死明白的感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好让内心可以名正言顺的面对结局。既悲壮但又让人充满对抗命运的力量,可以接受任何结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尽全力努力过。

2、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这是李德善费劲脑筋终于辗转回到了长安把荔枝转运之法详尽记录准备找各部门配合实施但却遭部门推脱无人愿意配合,有个叫鱼朝恩的宦官却欣然帮助并要去了这份详案说要学习,李德善也没多想便交与。后等待消息但却没了消息,尔后找友人韩洄诉苦才被点拨这职场处事之道。自己并没有多加谢表,把这功劳均沾给各个部门,即使他们什么也没做,但是还是要有“感谢”。这叫会做人做事。

这个我也在职场曾被“教导”过,所以才深感这个道理。彰显自己能力的事如果做成功了大家聚在一起还是应逐一感谢,即使别人什么也没做,也要有感谢,在领导面前也应这样,这是常怀感恩之心,里子面子都好看,把自己放在团队里,谦逊尊敬对人对己。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即使是工作中的专业技能别人不如你,但总有可取之处,谦逊向身边的人学习,虽不是说要讨别人喜欢,但是集体的力量如果团结起来还是会有很大助力。小事如此,公司也是如此,一荣共荣,利益共享,宽厚的胸襟,不以利益至上,职场和人生之路还是会顺利很多。吃亏是福不无道理,只要自己内心开解,吃亏也不用不平不满就可。当然,这其中也需智慧对待各种叵测的人,不是一味隐忍让渡。

3、“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这句话是国之宰相级别杨国忠跟李德善说的。当李德善”意外“遇到杨国忠便把荔枝转运这事跟他说,杨国忠考虑到自身利益,顺手赐权让他去做,杨国忠给了他一块贴身银牌,李德善还想问其要通关文牒好顺利办下去,便说了这话。

这话听来激灵一下,按流程办事仿佛是观念之中要去自觉遵循的,毕竟流程规则就是为了方便办事而立,但细想确实不是这样,事在人为,人情社会的中国,法外还有情理呢,当流程行不通时,这个规矩当守还是不守,当然不必明守…规则内找规则,所以在我理解强者是会思考的,会从各种角度找方法。

4、“李善德是做过冰政的人,很了解这个体系的秉性。每到夏日,上头说要一块冰,中间为求安全,会按十块来调拨。下头执行的人为了更安全,总得备出二十块才放心。层层加码,步步增量,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并没人关心。所以右相要三十丛荔枝,到了都省就会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办事的人再留出些余量,至少也会截出两百丛。李善德无法苛责任何人,这与贪腐无关,也与地域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

这是看到阿僮家的荔枝树被士兵砍伐,阿僮嚎叫着请求李德善帮忙,说好的守护为何确是破坏,想要讨好贵妃的右相想得可是周全,贵妃要吃,贵妃的姐妹们最好也帮忙给打点周全了,这周全之法向下执行时可是层层灾难了。李德善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砍伐更多的树枝也是为保周全能够送到,也是这个道理,到最后荔枝真送到长安城里时,真的只剩下一盅是活着新鲜的了……

这层层加码看得我心惊肉跳,上至决策机构下至执行部门,可不就是这样去执行贯彻的嘛…太阳底下无新事,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道理。周到没错,可是最后却变成了为了达到这个字面目的,却不得不做很多违背良心的事,往往忘了初衷是什么,都变成了狗急跳墙的做法,这是需要警惕的。

5、“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我本想和从前一样,苟且隐忍一下,也许很快就习惯了。可是我六月一日那天,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那一刻,我忽然明悟了,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

这是内心善良之人才能有此的感悟。历尽艰难险阻,执着于那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一路走来,看似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更多,这是个容易在权力上迷失的世界,人在经历这么“难办事”的状态下,会容易仰望和渴慕权力带来的便利和“尊严”。李德善拼尽全力完成任务后瘫坐在路边,回味一切时,过不了心里那道良善的坎,努力过了,体验到了这样的人生,这样的苦难临到头上未必不是件好事,在这样的惊险中让他的一生都可以回首体味,看到属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最需要守护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吧。有的人是家人,有的人是理想,而李德善是道德上的良善,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6、这一次摊牌,一家人注定在长安城待不下去。只要我反对,他便绝不会去跟右相摊牌。可这么多年夫妻了,我一眼就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他是真的痛苦,不是为了仕途,也不是为了家人,仅仅是为了一个道理,却愁得头发全都白了。十八年了,他在长安为了生计奔走,其实并不开心。如果这么做能让他念头通达,那便做好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这个很有趣,这是李德善的老婆在被阿僮姑娘问到李德善是个什么人时,她自顾自说了很多,仿佛要把世人的不解和怜悯一并解释完。不得不说作者给设的这个人设层次很高……一个民妇也有如此胸怀。这对枕边人的理解,不就是灵魂伴侣嘛,好一个如此通透的妇人。一句“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让这次世人眼里被发配的可怜在他们心中变得坦坦荡荡,心甘情愿。这爱情也着实让人羡慕。有爱人在身边,哪里都可以是家。

总之,通读下来畅快淋漓,虽然书中有些古语读起来稍些费劲,但故事层层激人眼球,比侦探小说还过瘾。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无奈、苦难、悲怆描述的不就是人世间的现状嘛。我们都是这平平的普通人,为这生活和理想也吃了很多苦头,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痛苦,还有很多不甘,我们总要和自己和解,然后擦干眼泪,看向早晨的阳光,该去打拼再去打拼,不然心甘情愿的接受现状也未尝不可。找寻到自己想要什么,在迷茫中摸索出未来的路,一路能找寻到人生使命就很有奔头了。得之我幸,不得也接受。这个世界有很多活法,人生还是用来体验,也不必在意太多别人眼光,毕竟活在别人眼中怎么都不容易何必给自己那么多束缚呢。很多道理,真的是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明白,每个年龄层都有权力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样式,不是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毕竟每个人的时间表不一样,老天面向每个人的人生计划也不一样,能够找寻出来最好。不过,怎样都好,在良善的坚守下,做让自己舒服也顺带让他人舒服的事,大多时候甘愿忍受孤独没什么不好,还是找和自己内里相似的灵魂比较好,这样不至于那么孤独。对于上天给的各种,坦然接受,在危机中找机会,有勇气接受一切,找寻到上天给你的每一个计划,找到好的一面,继续走下去,也就有劲了。

第五篇: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在朋友圈刷到分享的这本小说,薄薄一本,作者马伯庸老借杜牧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并借用大量其他时代史实,半虚半实地写出了这本小说。体量不大,慢条斯理可三四个小时读完,蛮有意思的。

荔枝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香变。一颗荔枝鲜如何能历经五千里的路程从岭南运往长安而不变质?很显然,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上头发话了,下面人就要想办法办好。这就意味着背后有太多的艰辛和血泪。历时四个多月的谋划,反复试验,劳民伤财,却只为博妃子一笑,可悲可叹!李善德正如其名为善为德,却也在毫无退路的压力下失去朋友、违背诺言……最难的就是上面人一句话,底层人民跑断腿。真可谓: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

同时看到了官场的复杂,书言:“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虽未做官,但初入职场发现好多为人之道需要学习。有时回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免为自己的情商堪忧,我大概就是那种放电视剧里都活不过一集的人吧。慢慢成长,时刻谨记一些经验教训,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其余的,没有野心,安稳度日便好。毕竟就像李善德最终被流放岭南却逃过一劫一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的,福祸相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周末闲来无事的话,不妨一读。

本文来源:http://www.d9bd.com/xindetihui/424210/

为您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锦集5篇)

《明朝那些事儿》是作家当年明月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共7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锦集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7 16:26:42   明朝那些事儿看两遍是哪一集   明朝那些事儿看了有什么好处  

白蛇传民间故事读后感100字范文(通用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蛇传民间故事读后感100字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7 16:26:39   白蛇传民间故事读后感100字左右   白蛇传民间故事读后感100字怎么写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

读后感指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多指书面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欢迎品鉴!

2024-04-27 16:26:29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读后感300字精选5篇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读后感100字左右  

乡土中国读后感500字范文(精选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500字范文(精选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7 16:26:24   乡土中国第一章读后感500字高一   乡土中国第一章读后感700字  

实践论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

《《实践论》解说》是1987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践论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7 16:26:06   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   实践论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